-
潤滑油的各種性能如黏度、黏溫特性、低溫流動性、抗氧化安定性等都與其化學組成有關。潤滑油餾分的加工就是保留有利的化學組成而脫除或改變不利的化學組成。潤滑性與其化學組成的關系潤滑油的潤滑性主要包括油性、抗磨損性和極壓性。油性是指油中的極性分子吸附在金屬表面形成定向排列的吸附層,以減少摩擦的性能。油性是由
26
2022-05
-
磨損是指摩擦副的對偶表面相對運動時工作表面物質不斷損失或產生殘余變形的現象。磨損過程主要因對偶表面間的力學、化學與熱作用而產生。磨損的分類方法很多,有的按照磨損的現象,有的按照磨損件的運動方式,有的按照磨損機理,總之,目前尚無統(tǒng)一的分類方法。按照磨損的機理可將磨損分為黏附磨損、磨粒磨損、疲勞磨損、腐
24
2022-05
-
經過精制后仍會殘存少量極性物質,且隨著潤滑油使用各種各樣的添加劑來滿足各種機械設備的高性能要求,便會在循環(huán)潤滑系統(tǒng)中,產生發(fā)泡現象。泡沫的出現,不但影響潤滑油的泵送,也破壞了油膜強度和穩(wěn)定性,造成不應有的磨損事故,或使機器無法正常運轉,諸如斷油、氣阻、燒結等現象便會不斷發(fā)生。1.油品發(fā)泡的主要原因、危
23
2022-05
-
內燃機油黏度分級按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標準進行分類,質量分級按美國石油學會(API)標準進行分級。我國內燃機油的分類,也采用了國際上通用的SAE黏度分類和API質量等級分類。(1)內燃機油黏度等級的分類對于內燃機油黏度等級的分類,世界各國均采用SAEJ300標準進行。隨著內燃機油質量標準的逐步提高,SAE J300在19
22
2022-05
-
礦物潤滑油基礎油的原料由烷烴、環(huán)烷烴、芳烴、環(huán)烷芳烴和少量含氧、含氮、含硫有機化合物以及膠質、瀝青等非烴類化合物組餾分潤滑油料熱分離成。帶長側鏈的單環(huán)和雙環(huán)烷烴類是潤滑油的理想組分。瀝青、膠狀物質、帶短側鏈的多環(huán)烷烴、冷分離帶短側鏈的多環(huán)芳香烴、環(huán)烷酸類和具有高熔點殘渣潤滑油料的大分子固態(tài)烴類(蠟)
21
2022-05
-
基礎油長期不足,且結構性矛盾突出,近幾年各個行業(yè)“井噴式”的爆炸增長使?jié)櫥褪袌鲂枨笫冀K呈現高速增長態(tài)勢,潤滑油實際增長速度也超出了很多機構的預期。兩大集團和國際公司市場供給總量依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盡管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兩大集團產能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但是其I類基礎油嚴重過剩,II、皿類基礎油供應不足的局
20
2022-05
-
金屬加工液是適用于金屬切削、磨削、沖壓、軋制、拉拔等各種加工過程的一類潤滑劑。根據金屬加工工藝的不同,可將金屬加工液分為金屬成型、金屬切削、金屬防護和金屬處理等四大類,其中金屬成型和金屬切削液的需求量占整個金屬加工液總量的80%以上。各種金屬加工工藝不同,潤滑劑所發(fā)揮的作用也不同,但大多數金屬加工潤滑
19
2022-05
-
工業(yè)潤滑油就是通過潤滑劑的作用,用潤滑劑的液體層或潤滑劑中的某些分子形成的表面膜將摩擦副的表面隔開或部分隔開。由于潤滑劑在摩擦表面間所處的情況不同,潤滑狀態(tài)可分為液體潤滑、邊界潤滑、混合潤滑和彈性流體動力潤滑等。(1)液體潤滑(或稱完全潤滑、理想潤滑、流體動力潤滑等)在運轉時摩擦件之間的油膜的厚度足以
18
2022-05
-
摩擦、磨損和潤滑是生活和生產中最常見的普遍現象。兩個相互接觸的金屬表面做相對運動時,便會發(fā)生摩擦和磨損,潤滑則是降低摩擦、減小磨損的工藝技術措施。世界上每年由于摩擦、磨損造成的損失是十分巨大的。就摩擦而言,據測算,世界所有能源的1/3~1/2消耗在摩擦上,而通過減少摩擦,僅汽車運輸、發(fā)電、機械、透平等四
17
2022-05